布热津斯基曾经在两件事上“忽悠”过两个国家,第一个是日本。他在《大棋局》一书中对日本的定位非常混乱。一方面,他称日本是“全球性大国”,而中国只是“地区性强国”。但当他再谈到“全球棋手国家”时,却又把日本排除在外,理由是日本“更愿意在美国的保护下行事”。这其实等于说日本是美国的“殖民地”配资知识信息服务,但他并没有直说,而是绕了个弯。
第二个国家是印度。布热津斯基直接把印度定为“全球棋手国家”,但给出的理由令人难以理解。他说印度“正处在确立大国地位的过程中……并且认为自己是中国的竞争对手”。这就像是空想能够变成现实,完全没有实质的基础。虽然日本可能没有被完全“忽悠”,但印度显然被深深地“忽悠”了,以至于产生了过度自信,至今都没有被打醒。即使经历了5.7空战,被巴基斯坦狠狠打击,印度依然保持着这种迷之自信。
展开剩余81%印度站队美国:对抗“一带一路”
大家都知道,印度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坚定站在以色列一方,这背后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。他们为印度描绘了一条名为“美-欧-以-印经济走廊”(又叫“印度-中东-欧洲经济走廊”)的宏伟蓝图。这条经济走廊实际上是为了对抗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。美国显然是在故意破坏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不过是一个空洞的设想——谁出资,谁生产商品,如何分配……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。
尽管如此,印度还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。毕竟布热津斯基曾说过,印度自认为是中国的竞争对手,既然中国能做的事,我印度也能做到。所以印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破坏“一带一路”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。印度甚至挑起了印巴冲突,想要切断中巴经济走廊,结果却惨败。特朗普因此大怒,愤然将印度踢出了“全球棋手国家”的行列,并且要求印度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马前卒。
在加沙停火后,特朗普再次出手,强烈要求印度不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,甚至威胁道:“印度向俄罗斯购买石油让我很不高兴,他今天向我保证不会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。”这是莫迪对特朗普的承诺。
印度被“烧”了
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迫地对印度下达“命令”,是因为印度在公开宣布将通过人民币支付俄罗斯石油后,突然遭遇了来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联合打击。巴基斯坦突袭阿富汗,显然是印度在背后捣乱,目的就是为了切断“中巴经济走廊”。但结果是巴基斯坦强硬反击,印度的计划彻底失败。
特朗普此时感到,必须通过印度来牵制住巴基斯坦。巴基斯坦此时已经获得了来自沙特等国家的支持,也有强大的军事力量,因此美国需要印度站出来打击中国的影响力。如果印度不按计划行动,那么印度就必须放弃与美国的关系,彻底“站队”美西方阵营。
伊朗战火重燃
在这一系列的复杂局势中,美国显然有自己的打算:他们必须发动一场战争,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,否则美国将面临自我崩溃的风险。而这场战争的目标,很可能是伊朗。美国和以色列都希望通过打击伊朗,来两面夹击俄罗斯。只要突破伊朗,美国就能够与以色列和欧洲国家联合起来,施压俄罗斯。
但要突破伊朗,美国还需要得到叙利亚的配合——叙利亚境内的俄罗斯军事基地必须先被清除掉。于是,土耳其与俄罗斯的互动变得尤为关键。土耳其希望通过突破伊朗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,毕竟他们在历史上与俄罗斯有过多次冲突。
印度的抉择
印度此时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。如果印度不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,就意味着它完全站到了美西方阵营的一方,放弃了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。这对于印度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风险,因为俄罗斯的支持就像是一道“护身符”。
同时,印度与阿富汗的联合,也并非没有风险。特朗普计划重返阿富汗,这给了印度重新回到“全球棋手国家”行列的机会。只要能够战胜巴基斯坦,印度的国际地位就有可能得到恢复。然而,巴基斯坦的反击不仅强硬,而且越来越聪明,显然是得到了某些国家的支持。
如果印度此时重新挑起印巴冲突,不仅会遭遇来自中东国家的反感,还可能使得“印度-中东-欧洲经济走廊”彻底破产。因此,莫迪必须非常谨慎,处理好与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,否则印度将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。
结语
说到最后,莫迪非常清楚:此刻的局势对印度来说已经变得非常复杂。若继续站在中间,既不彻底站队美国,也不与俄罗斯断绝关系,最终的结果只会使印度陷入孤立的境地。特朗普虽然一再发难,但印度若被“忽悠”了,可能会错失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机会。所以,印度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配资知识信息服务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